资讯中心
准确的分子分析依赖精确的样品定量。本指南旨在帮助研究人员在选择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或荧光定量法进行核酸质量控制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样品定量是评估核酸和蛋白质提取物是否适合后续应用(如分子克隆、高通量测序或PCR)的关键步骤。核酸分析主要使用两种定量技术: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定量法。然而,使用者在两者之间选择时可能面临困难。本指南将简要说明这两种技术的功能和应用,以帮助您选择合适的工具。 分光光度计长期以来被应用于核酸定量,提供多种适用性广泛的方法。其操作基于光吸收的基本原理。分光光度计可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吸收的光量,以测定吸光度,此参数与吸收物质的浓度成正比。这原理源自比尔-朗伯定律,为测定溶液中物质浓度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在核酸定量方面,分光光度计特别适合评估核酸纯度。核酸在260nm波长处有特征吸收峰,使此波长成为分光光度分析的常用参考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缺乏对核酸的选择性,因为DNA和RNA都在260nm处吸收光。这意味着分光光度法无法区分纯DNA和受RNA污染的样品,或任何在相同波长吸收的其他物质。 ◆ 荧光定量法:针对高要求应用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为一种互补策略,荧光法在核酸定量方面提供了更高的灵敏度和区分不同核酸类型的能力。该技术使用特定的荧光染料。这些染料特异性地与核酸分子结合,并在外部光源激发下发出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测量这种发射光(荧光)的强度,即使在极低浓度下,也能准确地定量核酸浓度。 相较于分光光度计,荧光计具有多项优势。首先,它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核酸,如单链DNA (ssDNA)或双链DNA(dsDNA),在样品组成至关重要的应用中具有特别的价值。此外,荧光计可以检测皮克(pg)级别的核酸浓度,远远超过分光光度计的纳克(ng)范围。 ◆ 选择合适的仪器:考虑样品特性 在核酸定量中选择分光光度计或荧光计,最终取决于样品特性和后续实验的具体要求。对于纳克级范围内的纯均质核酸样品,或不需要区分核酸类型时,分光光度计提供了简单且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 反之,荧光计适用于低浓度样品(皮克等级)、异质性(成分复杂),以及需要区分核酸类型的分析。荧光计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使用荧光染料的步骤较为繁琐,所需时间也较长。此外,荧光计的前期相关配置采购成本通常高于分光光度计。 选择标准 分光光度计 荧光计 样品浓度(ng) ★ 样品浓度(pg) ★ 快速样品测量 ★ 选择性(区分 DNA 和 RNA) ★ 后续分析的复杂性和成本(试剂耗材) ★ 虽然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定量法有显著差异,EzDrop分光光度计和EzCube荧光计提供了截然不同却又互补的样品定量方法。 EzDrop分光光度计:此仪器能快速准确地基于吸光度的纯化样品定量,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其检测范围广泛,dsDNA 浓度从2到20,000ng/µL,蛋白质浓度(如 BSA)从0.06到600mg/mL。 EzDrop1000C超微量/比色管分光光度计 EzCube荧光计:此仪器擅长识别特定类型的核酸,包括ssDNA、dsDNA和 RNA。使用针对不同样品类型的特定配对试剂,其dsDNA的低检测限可达dsDNA 0.01ng/µL (10pg/µL)、ssDNA为0.05ng/µL(50pg/µL),RNA则为0.25ng/µL (250pg/µL)。此外,EzCube荧光计具有三个LED光源,可激发各种荧光试剂,使其能够应用于NGS、qPCR、克隆和转染等特定应用。 EzCube荧光计 类别 分光光度计 荧光计 型号 EzDrop1000和1000C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 EzCube荧光计 技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荧光定量法 优势 直接测量样品纯度 简单且经济实惠:无需样品制备,无需试剂 无需样品稀释 灵敏度:适用于低浓度/极稀样品 特异性:可区分dsDNA、ssDNA 和 RNA 可耐受较多污染 检测范围 dsDNA:2-20,000ng/µL; BSA:0.06-600mg/mL dsDNA:0.01-100ng/µl ssDNA:0.05-200ng/µl RNA:0.25-100ng/µl ◆ 结论:善用互补优势 EzDrop分光光度计和EzCube荧光计提供截然不同却又互补的定量方法。EzDrop分光光度计可以进行快速准确的吸光度定量,而EzCube荧光计则擅长以低检测限识别特定核酸类型。通过善用它们的互补优势,研究人员可以有效地定量各种样品并识别具有不同特性的样品,最终促进后续实验的成功。选择分光光度计和荧光计的比较
◆ 两种检测技术的完美结合
选择适合您需求的 EzDrop 分光光度计和 EzCube 荧光计